计算机系优秀毕业生风采 | 匡浩玮:超越自己 向阳生长
(本文转载自南科大计算机系微信公众号)
编者按
塘朗山下一段青春,强国路上一生奋斗。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2023届的莘莘学子即将奔赴前程、逐梦远方。不论是自强不息的“励志典型”、成绩优异的“学习标兵”、还是乐于奉献的“青春榜样”,你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优秀毕业生。
我们推出计算机系2023届“优秀毕业生风采”专栏,分享计算机系优秀毕业生的成长故事,记录他们的成长足迹。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匡浩玮同学。
导师寄语
个人档案
姓名:匡浩玮
学术导师:刘江教授、于仕琪副教授
书院:树礼书院
高中母校:合肥市第一中学
绩点:3.83
收获OFFER:北京大学智能学院 直博
毕业去向:北京大学
所获荣誉:
1. 2021,2022年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
2. PRCV 2021阿尔茨海默病分类技术挑战赛 11/232名;
3. 2022年度南方科技大学首届优秀学生代表;
4. 2020,2022年南方科技大学优秀共青团员;
5. 2022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H奖;
6. 2020年“寒假母校行”社会实践活动—“优秀集体”、“优秀个人”称号;
学业科研:
1.总GPA3.83,最新学年综合评价成绩专业第一;
2.参与北京大学王选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团队)科研实习,表现优异获推荐录取;
3.独立一作身份投稿IEEE ICIP(CCF推荐国际会议)论文一篇;
4.第三作者身份投稿ICIMH(新晋国际会议)论文一篇;
5.担任中科院一区TOP期刊IEEE TCSVT (IF: 5.86)等国际期刊独立审稿人;
6.第一学生发明人身份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国际发明专利一项(均已受理,一项已公开);
7.第二学生发明人身份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已受理);
8.一项工作撰稿中即将以共同一作身份投稿至中科院一区顶级期刊IEEE TIP(IF: 11.04)
兴趣爱好:跑步、旅游
图 /匡浩玮
成长故事
QUESTION1
计小宝:为什么选择南科大?
匡浩玮:当年选择南科大主要是喜欢上了深圳这座海边的城市以及它非常丰富的资源。同时我也有早已认识的南科大学长学姐,通过他们的经历也让我相信选择南科大是一个对我来说比较正确的选择。
图/初到校园
QUESTION2
计小宝:为什么选择计算机系?
匡浩玮:我其实从小学四年级起就接触了信息学的竞赛,并且学习了比较久的时间。虽然高中有所中断但我对计算机的学习一直是存在热爱的,进校后无论是选择生活导师还是通识课程的选课都是以计算机系为第一志愿,在JAVA课程学完后我坚定了计算机系的选择便通过1+3选拔考试进入了计算机系。
图/日常生活照
QUESTION3
计小宝:你在南科大参加过哪些学生活动?怎样平衡学业和活动?
匡浩玮:我在南科大参与过校园大使、招生宣传协会的许多活动,做过校园直播,也组织过“寒假母校行”等等比较大型的活动。我觉得平衡的话最主要的是要始终把活动当成学业外的其它方面的发展,应该要考虑的是活动和消遣娱乐的平衡,而不是把本应该用在学业上的时间用在活动上。虽然有时候占用学业时间不可避免,但只要在心理上不把活动占用学业当成理所应当,我觉得平衡好并不困难。
图/日常生活照
QUESTION4
计小宝:什么时候开始进入课题组学习?初入实验室,有遇到什么困难吗?是如何克服的?有哪些收获?
匡浩玮:我进入课题组的时间比较早,大一的暑假就加入了刘江老师的iMED课题组。刚进入课题组的困难肯定是有的,尤其是大一上完就进入课题组的,没有学过什么相关的专业课程,基本上做什么都需要从零开始学。
我觉得想要克服这些困难首先是要有充分的信心,明白自己很多东西不知道只是因为没有接触过,要相信自己只要花时间是能赶上师兄师姐。其次就是遇到不懂的问题不能放过,要多和师兄师姐沟通,尽量在课程学习外拿出比较完整的时间专门学习课题组的知识。只要坚持一段时间逐渐的一定会发现自己已经领先于很多同级的同学了。
图/和刘江老师第一次见面
QUESTION5
计小宝:你觉得在南科大这几年,自己最大的变化和成长是什么?
匡浩玮: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成长是更加清楚了自己真正在乎的是什么,想成为怎样的人,并且能够为达成自己真正在乎的事针对性努力,而能够放下一些不那么在乎的。
图/参与刘江老师专业团队的下午茶交流会
QUESTION6
计小宝:收获了哪些OFFER,有什么经验分享吗?
匡浩玮:我最后收获了北京大学智能学院的直博offer,我觉得对于想要保研的同学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趁早明确自己未来想要的出路,切忌保研出国两条路都想走。确定了想要保研以后就要多了解早准备早联系接收单位,越往后机会就会越少,仅靠夏令营和预推免可能入营都会很困难了。
图/在北大实习期间ICCV投稿前通宵工作后合影
QUESTION7
计小宝:毕业去向是去哪里?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
匡浩玮:我最后选择前往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我选择的原因首先是北京大学的智能学科在国际上具有比较强的竞争力。
其次是我先前在王选所团队中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科研实习,让我对图像增强的研究充满了兴趣,并且前期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选择在王选所继续深造,也是希望能够更连贯的继续相关的研究。
最后,实习的经历让我和团队的小伙伴们有了很多的交往和充分的磨合,我很喜欢所在研究小组的研究氛围,我觉得在一个快乐的环境下进行科研,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QUESTION8
计小宝:大学期间,最想感谢的人是谁?
匡浩玮:最想感激的是我的生活导师兼创新实践期间的专业导师刘江教授。从四年前第一次以生活导师的身份见到刘江老师,到进入计算机系、加入iMed团队参与科研学习,刘江老师一直关心着我的每一步成长。
我很感谢老师为我提供的丰富的试错机会与锻炼机会,让我能在大学里自由尝试各种想做的事。老师时常告诉我们的“不能做被人照顾的人,要成为被人需要的人”我也会永远记在心上。
QUESTION9
计小宝:对未来有什么打算或目标?决定如何去实现这些目标?
匡浩玮:短期目标就顺利博士毕业吧(乐),我觉得我的经历暂时还不足以支撑我做出更加长远的目标,进一步的目标或许要在博士阶段的学习中逐渐成型。
END